谷物播种机 技术条件检测项目及对应标准列举
谷物播种机的技术条件检测项目及对应标准,通常遵循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测项目及对应的标准列举:
一、技术要求
谷物播种机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,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。同一型号的播种机或相同的零、部件必须保证其通用性和互换性。
二、性能指标检测
- 排种性能:在规定排量下,播种机的排种性能应符合一定标准。例如,小麦、大豆、谷子等作物的排种量,以及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、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等指标。
- 播种均匀性:播种机按规定播量播种时,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应不大于规定值。
- 播种深度合格率:在整地质量符合播种要求时,播种深度合格率不小于75%。以当地农艺要求播深为h,当h≥3cm时,h±1cm为合格;当h<3cm时,h±0.5cm为合格。
- 排肥性能:在化肥含水率符合要求的条件下,播种机的排肥性能应符合规定。包括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、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等指标。
三、可靠性检测
- 使用可靠性:播种机使用可靠性(有效度)不低于90%。
- 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量:与大于或等于15kW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,其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量应不小于一定面积(如25hm²);与小于15kW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,其平均首次故障前作业量应不小于另一规定面积(如20hm²)。
四、主要零件技术要求检测
- 开沟器:锄铲式开沟器的铲尖采用规定材料制造,铲尖工作表面热处理硬度符合标准。
- 输种、输肥管:橡胶波纹输种、输肥管在气温0~40℃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,冷脆温度不高于-30℃。螺旋卷片式输种、输肥管应采用规定材料制造,加工后需经热处理消除内应力。
- 滚子链: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。
五、主要部件技术要求检测
- 排种器:外槽轮式排种器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,其他外槽轮排种器可参照执行。
- 开沟器:双圆盘开沟器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。
- 机架:机架焊合后,各梁之间的平行度及框架对角线尺寸之差应符合规定。
- 排种轴与排肥轴:当种子箱或肥料箱未装种子或肥料时,排种轴或排肥轴的阻力矩应不大于规定值。
- 播量调节杆:操纵应轻便灵活,其调节力不大于规定值。调节杆游动行程和对刻度误差总计不大于槽轮工作长度的规定值。
六、总装技术要求检测
- 紧固件:所有紧固件必须牢固,不得有松动现象。
- 运输轮:组装后的运输轮,其径向跳动和端面跳动均应不大于规定值。
- 调节机构:应灵活可靠,操纵手把所需的力不大于规定值。
- 离地间隙:播种机在运输位置时,离地间隙应符合规定。
- 升降机构:开沟器的起落应采用液压装置或由拖拉机驾驶室直接操纵。机械式自动升降器工作应可靠。
- 深浅调节器:调节应灵活可靠。
- 离合器:应安装牢固、接合与分离正确。
- 齿轮与链轮:在同一平面的主、被动圆柱齿轮和链轮的轴向偏移不大于规定值。
七、其他检测项目
- 包装质量:包括包装是否牢固、零部件有无丢失或损坏、随机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无损等。
- 外观质量:播种机外表应涂有底漆和面漆,涂层厚度不小于规定值。油漆表面应平整、均匀、光滑,不能有漏漆、起皮和剥落等缺陷。
请注意,上述列举的检测项目及对应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、地区或制造商而有所差异。在实际操作中,应参考具体的行业标准和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检测。